按语:
《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记录了无数历史的兴衰荣辱,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是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阅读经典更是提升素养和境界的不二选择。
第一单元 诸子百家
《老庄第一》
一.请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
背景
籍贯
职业
贡献
名句解读
适用话题
老子
周朝势微,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目睹到民间疾苦,提出治国安民的主张。
春秋时期楚苦县厉乡曲仁里
周朝的守藏史
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频仍,生灵涂炭
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宋国地方的漆园吏
齐万物,一死生,平等、自由思想,相对主义。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影响深远。
二.庄子和老子并称,他们是一致的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同中有异。依据: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
三.说说你心目中老庄的故事,谈谈你对“老庄”的认识。
精炼独到,积极遁世,卓尔不群。老庄并称,代指老庄学派学说。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其物”等思想,其核心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庄学派不主张满口慈悲、大智慧、大觉悟的假道德。要德行合一,以己推人,自化,人人化则天下化。
四.相关资料补充
读老庄 张祜
等闲缉缀闲言语,夸向时人唤作诗。
昨日偶拈庄老读,万寻山上一毫厘。
五.读写结合——名句解读
1.原文: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翻译:我宁愿在小水沟里身心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所束缚。我终身不做官,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文本解读: 这是庄子卓尔不群的表现。他认为,“富贵”这令人汲汲以求的“神物”,不过是披在牛身上的“文绣”;所谓卿相之位,也不过是引诱文士的诱饵。为人臣子,犹如为祭祀而养的牺牛,饲以好食好料,但最终难逃一刀之割的悲剧,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庄子剥去了绣着“富贵”字样的美丽面纱,坦露出“养而宰之”的赤裸裸的本相。所以,面对天下文士趋之若鹜的名利,他持竿不顾。他成为了那轮孤月下一株孤独的树,成为了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也成就了文人墨客的精神高地。
适用话题:不为名利所累、不慕权贵、坚守内心、传统文化价值观新解
学生新解——张梦璐(402班)
在那个群雄逐鹿,礼崩乐坏的混乱时代,特立独行的庄子似乎显得格格不入。他学问广博而身份低微,不能尽其才于世的境遇,令人感慨。他看破了世间的纷乱复杂而坚守自己的道,他不惜与众人为敌,把批判的锋芒对准了显扬于世的墨家、儒家。他看破权势者之间玩弄战争游戏的罪恶用心,对相位持竿不顾,毅然决定曳尾于涂中。庄子的内心如秋水般澄澈,他坚持捍卫心灵的净土,不会为了权贵委屈自己的心意,更不会向权贵屈服。
这样的庄子固然高洁傲岸。但是真君子更应该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纵然世间是冰天雪地,也要努力去拼一个春暖花开,或许结局不如意,可敢拼敢闯总会有所收获。但就这种精神,也会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试想,耳熟能详的王安石、范仲淹哪一个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的高尚情操和宏大抱负,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2.原文: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翻译:善于经商的人,总是把财货隐藏得很深,看上去好像一无所有;道德高尚的人,总是随时向人求教,看上去好像愚蠢笨拙。比喻有修养有才能的人,从不在人前炫耀自己。
文本解读:这是老子不与人争的处世态度,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境界。他告诉孔子,要将自己的骄傲之气和贪欲之心去掉,才能成为一个圣人。强调君子,与其处事圆滑,还不如保持朴实、愚拙的天性。
适用话题:谦虚做人,低调做事。淡泊名利,抱朴守拙等
3.道不同不相为谋。
翻译:是道,不同,不选择去谋划,比喻实现理想的道路有很多。
文本解读:道,不仅仅指简单的理想或兴趣,它在哲学中是宇宙的本源,是最深刻的东西,统领着世界,可以理解为人的境界。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都是此句话的佐证。
A.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司马迁感叹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真是各人追随各人的志向啊!”(《史记·伯夷长齐列传》) 这是政治态度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B.《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世上学老子的人不屑于儒学,学儒学的人也不屑于老子学说。道不同不相为谋。难道说的这种情况呢?”(《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这是思想观念、学术主张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适用话题:人各有志(既可以是理想、志向等,也可以是学术思想、政治主张等)
学生新解(交友之道)
活在这个冷暖自知的世界,一定要学会看人、看事。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陪你共度人生的坎坷,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可以去逢迎讨好。感恩社会,感悟人生,懂得命运,学会认识自己,学会放下、舍弃和选择。
4.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翻译:创造万物却不占为己有,养育万物却不自恃有功,长成万物却不把持主宰。
文本解读: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尤其在精致利己主义大行其道的大环境下,有多少人能保持这样品质。养育万物却不自恃有功,长成万物却不把持主宰,放下心中控制的执念,会迎来迥异的世界。很多时候太执着于某一物时,往往会适得其反,执念太重太关注得失,反而会忘记出发时的目标。
适用话题:放下执念、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