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做一个会上课的教师

做一个会上课的教师

2013年04月09日 09:44:10 来源:定襄实验小学 访问量:276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

1.关注哪些习惯,比如学习中的基本习惯:站、坐、执笔、读书…… 经常会发现学生站起来的时候歪歪扭扭的,不知道怎么样去读书。好的气质、好的风度是从小一点一滴养成的。学生一定要把书拿起来,很漂亮得站着,这是一个最起码的习惯养成。

2.指导学生善于学习: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习思考,学会表达。 听,不仅仅用耳朵听,还要用眼睛听。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学生们的眼睛必须像有一根线一样盯着老师,这样他们听课就会好很多。另外,经常有学生不听课,听课的时候不思考,那么老师就要想他们为什么不思考?第一,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想,所以就要教给他想的方法,比如说评价这句话写的好不好,就可以抓住字词标点来讲,考虑语言、动作、形态和颜色等。这样学生就会去思考,然后非常踊跃的发言。
其次,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课堂上的言行

 1.教师的声音、语速 老师的语文要精炼,同时要注意声音的高低。声音是有高度的,声音太低了不行,太高了不行。语速也是一样,不能过快和过慢。要有意识的调整音量和语速。

 2.教师的倾听能力和对学生的关注 老师倾听学生们的问题是有诀窍的。第一,在备课的时候要预设所有的问题,学生中预设的问题都要预设到。第二,学生发言,如果发现学生说错了要赶快思考,哪个地方错了,作为老师该怎么办?若学生说完了以后自己还没有想好,可以让同学们去交流,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言,让学生觉得课堂行云流水。

开学在即,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得做好准备,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迎接下学期的工作。备课之余,在网上观看了武凤霞老师的讲座做一个会上课的语文教师,收获颇丰,有这么几句话我必须记住:

1、要想备好一节课,首先要有思想,有了思想的引领,就会有许多方法出现在你的教学中。

2、思想不会自己生长,必须建立在广览博取的基础上,要想拥有思想,就要学会读人、读书、思考。3、任何人都喜欢谦虚的人,只要我们怀着一颗谦虚的心走近他们,那么任何一个人都愿意给我们讲他感悟最深的东西。

4、读书是需要虔诚和感恩的。

5、有人说读书是和伟人对话,每打开一本书,我们就打开了一扇门,不用预约,不用敲门,不用问候,甚至不用得到允许,我们就这样轻手轻脚地进来了,没有人说我们不礼貌,没有人督促我们离开,大师们沉淀了多少年的思索,沉淀了多少年的智慧就这样被我们轻而易举地囊括怀中,何乐不为?在读书累了的时候,我们就闭上眼睛,享受片刻的宁静。我相信,在这宁静中你能品味到----偷偷获取别人的智慧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6、在课堂上,要把自己的学生当作一个个有自己的名字和容貌的学生个体,而不是大家。

7、在课堂上,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在发言中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课堂,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课堂。

8、课不能是写在纸上的,还要融化在心中。

9、苏格拉底:没有理念,心灵便没有可以依据的东西。

10:苏格拉底的教学特色在于他与人说话时看来并无意要指导别人,事实上他给人的印象是很想从那些与他谈话的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所以,他并不像传统学校的教师那般深讲,而是与人讨论。

11、苏格拉底在学生面前永远是一个弱者,所以他能穿越几千年的时空依然光彩夺目地站在我们面前。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益于别人的传授,因此,我们老师上课不要总想着我要教给你什么,而要总想着我要帮助你生成什么。

12、语文教师必须是极富情感的人,语言文字安静地躺在纸上,只有教师注入自己的情感,才能让文字活起来,展现语言的魅力。

13、教师和哲学家的不同在于教师总是认为自己懂得多,强迫我们吸收,而哲学家则是与学生一起寻求答案。

14、一个教师要放开,不要总想着方法、手势是否到位,站在课堂上,就是和学生一起学习,如此而已。 15、课堂上要着重指导学生善于学习: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16、交流,不是让学生把话说出来,而是让学生的智慧相互吸纳,让学生的思维相互流动。

17、高度不是拿笔写出来的,是你在大脑中建构出来的,你的笔是听你的心的。

编辑:赵剑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定襄县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