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编辑:Jane
时下一些教师往往是被动培训的牺牲品,仿佛一个容器,别人抛来什么,自己就接受什么,久而久之变得平庸僵化。教师如果转变心态,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主动投入研修,不难成为一个教学与研究双丰收的学者型教师。
摆正心态 合理扬弃
参加培训的教师中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将培训当成救命的稻草,将专家教授的讲稿或幻灯片当成宝贝,敬若神明,盲目崇拜,照搬照抄,不敢越雷池半步,将培训当成了包治百病的济世良药。参加培训之后学以致用,只求“形似”,不求“神肖”,醉心于模仿细枝末节和花拳绣腿,仅仅局限于知其然,而不潜心探求其所以然。二是百般挑剔或者求全责备,而不是抱着虚心求学和认真研讨的求实态度,仿佛普天之下只有自己慧眼独具。如此参与培训,或抱残守缺,东施效颦;或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结果可想而知。
究其原因,在于参训教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们从没想过自己是培训的主人,而是将自已放在了被动的位置上,误把自己当作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别人抛来什么,自己都要接受。久而久之,这些教师就会成为被动培训的牺牲品,逐步丧失自己的理性,最终成为一个貌似丰富的“垃圾桶”。脑子里杂乱无章,一片“浆糊”,找不到对自己教学有价值的东西。
倘若参训者转变一下观念,以研究的眼光去看待各种培训,无论是面对驰名中外的大师,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同行,都能做到既不顶礼膜拜,也不嗤之以鼻,而是合理扬弃,以理性的眼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培训者的言传身教中,发掘出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或者与之进行思想交流,碰撞出一点儿思想的火花,并在实践中用这些思想火花去照亮身边的学生和朋友,让这些星星之火,逐步形成燎原之势,那就善莫大焉。这也许才是主动研修的价值所在。
总之,只有彻底转变研修观念,从被动的“训”到主动的“研”,以“研”促“修”,才有可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逐步拓宽视野,丰厚学养,增加自己的认识高度,丰富自身的内涵,从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研究型教师,为最终成长为学者型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动研修 博采众长
新课程要求教师自觉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教师因此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如果想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而优化课堂结构,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除了学习,可以说无路可走。
如何学习却是个问题。有的人听了一堂示范课,觉得不错,就依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上,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令人啼笑皆非。有的人读了某个地方的教改专题报道,或是到某某课改示范校参观,回来就拷贝别人的模式,企图复制别人成功的经验。殊不知,离开了实验学校的具体环境,面对不同的对象,再成功的经验也很难复制成功。真正的学习,应像蜜蜂一样,博采百花之长,酿造自家之蜜。蜜蜂采蜜时需要先去甄选自己中意的花朵,再融入自己的唾液进行浓缩和提炼,如此方能酿造出香甜可口的蜂蜜。白石老人一句“学我者生,似我者亡”如当头棒喝,点醒了深得大师真传的关门弟子。教学研修,同样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要努力创新,只有博采众长,学以致用,形成特色,才能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教学天地。
脚踏实地 从“小”入手
不少一线教师对研修敬而远之。正如一些专家所说,问题即课题,研修并不神秘,课题也从来不是少数专家学者的专利。只要教师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就能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倘若教师能从这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中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将它分解成若干个联系紧密的小问题,再紧紧围绕某个亟待解决的小问题,进行一些深入细致的思考,比如找一些与这个问题相关的理论书籍来研读,并用专家学者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或尽力做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或在实践中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都会有所收获。
教师在研修方面,要勇于进取,但不要好高骛远,而是要甘心从小事做起。倘若教师能对前人的相关理论做一些补白性的工作,那当然是一种创造性贡献。倘若提不出创新性的见解,而是通过实证性的工作,提供一些鲜活的个案作为经典理论的有力支撑,也可谓功不可没。教师只要将目光聚焦于自己的课堂,每天坚持写教学反思,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每一堂课的教学策略,反思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育品位,着眼于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功夫不负有心人,肯定能够有所收获。
当然,自主研修不等于闭门造车。教师应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虚心学习,与同伴协作合作,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研修。此外,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或听课观课,聆听专家的教诲;或与同行互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或找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结成虚拟的研修共同体,取长补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总之,在信息化时代,无论你处在哪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只要你有思想、肯钻研,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能成为一个有研修能力的教师。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