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阅读实验 > 主题阅读实验总结

主题阅读实验总结

2017年01月06日 15:58:23 访问量:550

                   主题阅读实验总结

    一个学期在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的就要结束了。回顾这学期自己探究主题阅读之路,说实话,如果简单总结就六个字:有用,有思,有得。先说有用:对于本学期参加主题阅读实验的孩子们来讲,他们是幸运的,不用在让老师东拼西凑的找与课文相关的阅读资料去拓展思维和能力。作为一主教材的有的放矢的两翼,真的让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再说有思:教师在上课时虽然不用在补课外知识上浪费时间了,但如何用好两翼教材,哪些需要读哪些需要品哪些需要背哪些需要灵活的运用,老师需要提前做到心里有数,并因此调节每节课的重难点内容需要做到充分的思量。最后说一说有得:老师的得在于和孩子们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不再让时间在死记硬背中消磨。学生的得在于对一篇文章的把握可以在两翼的帮助下打开阅读思路,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整体对课文的把握。从宏观的角度上去评价课文。真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不再发愁做课外阅读类的题。

  当然在醉心于主题阅读的开展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往往讲着讲着一不留神就会多用出一两个课时。直接的结果就是本学期期中考试时课程进度滞后。更别说考前复习了。同时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幼儿教育过渡小学教育,老师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在一开始是必要的。所以期中考试部分孩子没有发挥正常水平 。再例如:成语识字要求孩子们的阅读水平要高一点才行,相对较难,老师没时间耗费大量时间去细过,如果家长不能及时指导并下载听故事,成语识字基本流于了形式。

   总之,主题阅读的方向是好的,能让所有孩子有书有与课文相关的书可读。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主题阅读不能太深入的探讨!最后,我期待同事有更好的方法去将主翼融合进课堂。给孩子们呈现更精彩的课堂阅读!

                                                                                

 

                                                ——胡晓娜

 

                      

走在主题阅读的路上

                                      实验小学    郅锦霞

五月是一个春夏交接之时,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思想与行动的交接之时。从五月份到鄂尔多斯学习主题阅读到现在整整六个月,从懵懵懂懂到略知一二;从慌慌张张到井井有条;从迷迷茫茫到有所收获,我成长了

一、从懵懵懂懂到略知一二

这个学期我有幸又一次乘上了新课改的列车,刚开始压力挺大。因为“一主”教材是新的;“两翼”教材是新的;学生是新的,虽有十六年的教学经验,但有一种一切从零开始的感觉。刚开始教学用一个词概括:手忙脚乱。每个单元有四节整体识字课,一节课拿起了一主教材,读了儿歌,再拿起两翼教材,拓展学习。课上我们很忙,收获却很少。之后我反思了一下:把拼音教学和整体识字分开上课,网上也有配套的整体识字晋级表,这样教学拼音也学扎实了,识字量也提高了。就是有一个困惑:前段时间的摸索教学,时间拖长了些,教学进度就拉下了。拼音教学应该怎样巩固,孩子们才能学扎实?

反思整体识字:一年级一个单元有四节整体识字课,我已经上了八节课,一主教材的生字+两翼教材的生字课型逐渐有了整体识字的感觉,但我还是觉得不踏实。由于孩子们课前准备不足,两翼教程的字认起来很困难,用时两个课时,所以要加强课前的认读!课堂中孩子们有的认的字多,有的人的少。我们如何检测?在培训时老师说:识字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不要给孩子们定识字量,以后在阅读中多次出现就认识了。通过实践,我觉得一主教材的字必须认识掌握,以便阅读课文。两翼教材的字可以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以后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识字,期待在实践中!

二、从慌慌张张到井井有条

从主题阅读教学实验开始,我每一天备课很认真,甚至每一个环节都定了时间,可一到了课堂上就乱了套:时间不够用,教学任务完不成,孩子们的纪律一团糟!

     针对以上情况,我进行了反思和实验。我重新规划了教学任务:每周晨读有安排,即要诵读《新主题阅读》,又要完成一主教材的背诵、识字、积累;每天的语文课有计划;每个活动课有任务。虽然任务很繁琐,但通过一个星期的实验安排,课堂秩序有条不紊,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我将继续采用这些办法,在实验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随时改进教学措施,让每一个孩子踏踏实实学语文,扎扎实实打基础。

三、从迷迷茫茫到有所收获

 “课堂是学生的”这句话一直是我们课改的口号,实现了吗?没有!一直以来我们老师高高在上,是权威,是主角,难免让学生当当“主人”,也是在公开课的时候。因为让学生当主人,课就讲不完了,教学任务完成不了,不敢让学生太“放”开。但听了窦桂梅老师的《大脚丫跳芭蕾》绘本教学,我要改:把教师的发现和讲解变成让学生在每节课要有所发现,留时间让孩子们发现,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不断的学习也让我有了很多收获,曾看了李玉贵老师的一篇文章:在大陆上课很紧张!主要是针对学生们的倾听能力和回答问题。今年我带一年级这种现象每节课都要发生,有些同学不停的举手,当叫他时,他又支支吾吾的说不上来,我确实也说了:你想好了再举手!不要说和别人一样的内容!看了文章后,才发觉是我把学生的倾听打乱了,也许对于孩子来说,他已经用了最大的努力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没有理由否定他,同时还应该肯定他上课认真听讲了。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也要试着让每一位孩子展示自己,让每一个孩子都养成认真倾听别人的说话,不要抢着说,不要传话,想说时可以等一等的习惯。现在你到我的班级去听课,就会发现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发表和别人不一样的的意见。

走在主题阅读的路上,走走停停,磕磕绊绊,有重生的感觉,有收获的欣喜,也有太多的迷茫,但我相信:坚持走下去就是有价值的教育!

一个学期在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的就要结束了。回顾这学期自己探究主题阅读之路,说实话,如果简单总结就六个字:有用,有思,有得。先说有用:对于本学期参加主题阅读实验的孩子们来讲,他们是幸运的,不用在让老师东拼西凑的找与课文相关的阅读资料去拓展思维和能力。作为一主教材的有的放矢的两翼,真的让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再说有思:教师在上课时虽然不用在补课外知识上浪费时间了,但如何用好两翼教材,哪些需要读哪些需要品哪些需要背哪些需要灵活的运用,老师需要提前做到心里有数,并因此调节每节课的重难点内容需要做到充分的思量。最后说一说有得:老师的得在于和孩子们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不再让时间在死记硬背中消磨。学生的得在于对一篇文章的把握可以在两翼的帮助下打开阅读思路,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整体对课文的把握。从宏观的角度上去评价课文。真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不再发愁做课外阅读类的题。

   当然在醉心于主题阅读的开展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往往讲着讲着一不留神就会多用出一两个课时。直接的结果就是本学期期中考试时课程进度滞后。更别说考前复习了。同时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幼儿教育过渡小学教育,老师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在一开始是必要的。所以期中考试部分孩子没有发挥正常水平 。再例如:成语识字要求孩子们的阅读水平要高一点才行,相对较难,老师没时间耗费大量时间去细过,如果家长不能及时指导并下载听故事,成语识字基本流于了形式。

  总之,主题阅读的方向是好的,能让所有孩子有书有与课文相关的书可读。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主题阅读不能太深入的探讨!最后,我期待同事有更好的方法去将主翼融合进课堂。给孩子们呈现更精彩的课堂阅读!

                                               ——姜玲玲

     2017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的主题阅读,磕磕绊绊走过了将近一年,由最初的新发,萌芽,到现在的蹒跚学步,渗透着汗水,也流淌着欢欣与喜悦。

   首先来回顾一下本周的情况吧。本周我教学的是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科学小知识单元,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孩子们已经能够得心应手的画出本单元的思维导图,对单元主题有了一个很好的把握;在识字方面,大部分孩子也都能顺利过关,在晚上完成家庭作业时认真的预习,组词。第二天课上我最大限度地给足孩子们舞台,他们把自己想要展示的全部表现出来,我的任务是给他们喝彩和更深入的指点,我们的课轻松,开心,但决不空洞。整体识课我把重点放在重点字的书写指导上。认字,检查,组词,交给孩子们,他们兴味盎然,情绪高涨,收效良好。在学习《太空生活趣事多》这课时,我们进行了读写联动,小可爱们真的感受到了太空生活的有趣,一个个将课文中的语言变成了自己的曰记,都写得停不下来。看到,听到别人写得好,忍不住便又开始修改自己的日记。这是很好的苗头,我要千方百计地保护他们的热情哦。

   在平时的学习中,孩子们可以简单的给文章加些批注了,也可以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有不少的孩子,已经学会了用主题读写中积累过的名言给文章做批注。

   经过一年来与孩子们的一起成长,我觉的自己也改变了不少。首先是思维变了。现在,我总是不自觉地就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想问题。如果一节课很沉闷,我便反思,是什么让孩子们的思维动不起来,然后及时的改正。怎么做,我们的孩子们学习会更高效?只有让他们不断的去思考,去实践,他们才可以有事做,才可以把事做好。我们开始了真正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能力的提升。

   在这多半年里,我有时间就会看主题阅读实验带回的四本书,特别是刘俊祥写的《让每个孩子成为作者》一书,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指导孩子们写作的有趣故事,既充实了自己,又提高了教学技能,还能更好的指点女儿。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乐在其中,收获多多。 

  "主题阅读"一一我喜欢!希望我们的路能渐入佳境,越走越远!

                                                ——宋文静

通过近半年的时间对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使我切身感受到了主题阅读是塑造心灵的阅读。它使我和我的学生都受益匪浅,向我们描述展示了一个引领师生成长的语文教学最高境界。主题阅读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主题阅读中,倡导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一个主题,就是儿童的一个智慧的世界。”这,给我带来的是豁然开朗,是语文教学的曙光。我看见了孩子们正在课堂上极力地、有滋有味地吮吸着阅读的养分,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在经历了教学实践极度迷茫的过程中慢慢成长,不断摸索,终于看到了希望:孩子们知道了怎样去做批注,怎样有感情的去朗读,怎样在主题诗会上展现自我。虽然主题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以读代讲”的理念得以落实。但是,在现在的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材处理简约而不简单 主题阅读教学中我们倡导简简单单学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但简单、轻松的是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倡简单、务本、求实、有度。教材处理要简约而不简单。因此,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以简驭繁。其次,教师如果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教案简单了,但教师的工作量更大了。 二、教师的语言减少了,学生学的肤浅了。主题阅读教学中最忌讳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教师的话少了,但向孩子传递的信息量却增大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学的是轻松了,但学得也肤浅了,对文章感悟不深。 三、朗读指导重技巧,情感体验不深刻。当前,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以读代讲”的重要性,并努力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实施。但在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教师将重点放在朗读技巧的指导上,如重音、停顿、节奏等,或是笼统地提出朗读的要求,如“读得美一些”、 “读出作者的感情”等。这样的指导,不能触及文本的深层,学生的朗读只能是飘浮在文字的表面,不能对课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也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从重点的词句入手,从学生的情感体验着眼,结合文本的内容和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和启发,体会语句暗含的意思,学生的读才有感情。在实践中可尝试以下做法:让学生了解作者以及文本创作的相关背景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借助媒体手段和教师语言等创设情境甚至再现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让学生换位体验。在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加以点拨、指导,引领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法,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总之,主题阅读这条教学新路,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去探索、去开辟 。

                                             ——李椿萱

“主题阅读学习”以教材编写的主题单元为凭借,围绕主题进行课内大量阅读;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用大约三分之一的课堂教学时间学完教材,其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材料的大量阅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主题阅读学习”让广大语文教师教学轻松,得心应手;让每一个学生喜爱语文,喜欢语文课,爱读书,语文能力不断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主题学习”,实现大量阅读
  语文学习不同于理科学习,应该是反三归一,通过大量阅读,最后感悟点什么,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读得多了,慢慢感受就深刻了,积累就丰富了,认识就加深了。但是,有效的课外阅读很难实现,应该在课堂上实现大量阅读。[在大量阅读中,学生得以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素养普遍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主题阅读学习”给我们的启发
  实施新课程和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观、育人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改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有不少问题我们还需要深入探讨。比如,目前大多数语文课堂还存在费时多、教学过于繁琐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以真正实现高效率的语文教学。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主题阅读学习”实验中得到一些启发。
  (一)将学生的“学”落到实处是前提。
  “主题阅读学习”可以说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学”学会,会学。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我们看到,“主题阅读学习”课堂有鲜明的特色。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体现了依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思想。学情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是课堂规划的重要依据。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占支配地位。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主体,教师则是引导者。规划课堂教学流程,为学生设计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等,教师的引导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习得能力,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阅读教学的提速、增容是关键。
    大幅度增加课堂教学容量使“主题阅读学习”课堂,在教学模式上、结构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材内容的学习要实现提速,教学必须由繁琐走向简单;大量的阅读内容引进课堂,学生的自主阅读得到了有效保障。
    从阅读教学的“量”入手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可能是个很好的切入点。新课标提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并分年段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量”给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课堂上要读什么、读多少并不明确,各套新课标实验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在“量”上也没有本质的变化。与此相关,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容量上继续延续了“一个学期一本教材”的基本格局。“主题阅读学习”打破了教材的局限,将大量阅读引入课堂,通过阅读教学的提速(教材学习)、增容(加大课内阅读量)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一方面,课堂阅读量的增加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探索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一条途径。
  (三)要重视自学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主题阅读学习”实验中,学生个体的自学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结合得很好。“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重视语文的实践性,要做到教师精讲,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教师讲得少,学生才能有实践的机会、自学的时间。重视学生的实践、重视自学,合作学习成为需要;合作学习开展得好,使自学的效果更有保证。这不仅体现在同学间的互帮互助上,还体现在互相鼓励、互相督促上。我们看到的合作学习为什么常常是“无效劳动”?大多是因为教学设计还没有做到从学生的“学”出发,不是带着需要合作学习的任务“合作”,不是在真正需要“合作”的时候“合作”,使之流于形式。
  三、“主题阅读学习”的收获
  1、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和自主阅读的兴趣,形成一种乐于探究,努力发现和求知的心理倾向。
  2、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积极的相互影响,来共享阅读资源和成果。
  3、能自由、流畅地阅读主题学习丛书,切实提高了学生课内阅读的效率。
  4、培养了学生对信息(阅读资料)的处理能力,包括收集资料质疑能力,分析能力,表达思想和交流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5、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研讨的氛围,培养师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6、依据新课程理念,深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提速”,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实现厚积薄发;让生活走进课堂,把学习语言与体验生活结合起来。

                                                 ——郑变桃

主题阅读实验已经开展一年了,其中的得与失,我就我自己的感受,谈谈我的体会。
    1、主题阅读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学生带着主题来阅读,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主题阅读的心基础是学生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广泛地去阅读。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的主题,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过阅读找到其中的快乐。 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这种文化底蕴,其妙处不仅仅在于多认字,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生的沉淀。这种尝试有时候是胆量的问题,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2、主题阅读有力地开发了教材,让学生有书可读,读得全面。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学生越来越不爱读文学作品。教育部门虽然已给中学生提供了许多“文学作品必读篇目”,但真正去读过的同学很少。读书已经不再成为需要,而那些必读篇目也成了学生心上的一笔笔债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成了当今中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主题阅读”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借助一本书了解一个主题的,借助一本书读很多篇书,借助一本书丰富阅读积累。

3、语文主题学习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并且让个人的兴趣完成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的蜕变,同时又充分利用学生相互间的影响、学习作用,通过交流,达到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体会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层面上,读可以促进写。主题阅题可以帮助解决学生写作素材的大问题,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语言文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地了解这一事物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心理、人类情感、生活情趣,为学生的笔记、缩写、改写和仿写提供丰富的题材,开拓思维空间,成为学生写作起步的根据地。
    以上是我的几点体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认真学习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创新地运用主题学习的方法,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体验紧密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我的感觉中,主题学习做到了透过一个个小小的主题,让学生看到的是具体生动的世界。

                                           ——宋   娟

我们学校实行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已有一学期,审视我们走过的主题阅读之路,其间有成功的快乐,也有困惑的烦恼, 为使这种教学模式取得更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备课方式
“单元主题”为主线,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为指导进行备每单元的课,同时,在每周二的大教研,探讨有关教学中的问题,分享成功的作法,一起说说自己上课时的成功之处和困惑,以便大家吸取经验和共同解决问题。从学期开始我们组织了“人人听我,我听人人”的活动,我们进行分年级共同备课。在讲课时发现哪上得不够理想,就作为我们集体研讨的对象。二、授课方法
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把“一主二翼”三套教材中相关联三个单元组成一个“大单元”,用“单元主题”统帅整个教学流程,教师不仅着眼于课本,同时关注两翼教材。在教学两翼教材时,不能只流于形式,只让学生随便读读算了,课堂上,教师要抓住本节课要解决的某个知识点引导学生读。教“一主”教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自主学习“两翼”教材上的文章。同时,课堂上做到“四导”“五还给”。
“四导“体现在:
(一)导趣。引发情感参与,学习一个单元要两周时间,学生在这段时间里要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良好状态。
(二)导读。全面感知内容,将课文、资料袋、“两翼”教材、插图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对整组内容获得整体印象,形成单元主旋律。
(三)导学。明确学习任务。每单元的单元导语中对本单元的教学在人文目标、学法目标、实践目标上均提出了要求,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
(四)导行。课内延伸课外。在学习每单元时,还要引导、鼓励学生去主动搜集同主题的相关资料,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
“五还给”:
1、将第一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2、将第一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3、将第一表达的时间还给学生。
4、将第一感悟的过程还给学生。
5、将课堂主阵地还给学生。

取得成绩
1、老师方面
老师们打破了以教师为圆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不再有老师大量的讲解与提问;课堂上不再被一本教材,几页练习所占据,而是一个主题,多篇阅读筑成的一砖一瓦,为学生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2、学生方面
学生学会了学习,他们的自觉性也更强了。让班级学风来了一个大转弯,形成了新的学风班风,基本做到了自主、自觉、自律。很多孩子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养成了查字典的好习惯,优美的词句能主动摘抄下来,语言表达能力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从每课一练的小练比中可看出孩子们的进步,现在,学生的思维的确开阔了很多,好多学生回答问题都出乎老师的预料。写读书笔记也不再是简单的抄词、句了,而是好词、好句、好段,每个学生都能写一写读后的感受。由此可见,孩子的词汇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强了,是书读得多了,知识面广了
现在,最让我欣慰的是,学生已达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了批注式阅读。
四、存在的困惑
1、“以文带文”带不进去,课堂容量大,完不成任务。
2、超越不了传统的课堂模式。
3、分享展示课仍是碎片化,是不是方法不当。
4、对于好学生来说,这样的形式比较受欢迎,同时对拓宽知识面也很有效。但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跟不上大队伍的步伐。  
        总之,主题式阅读,真正是塑造心灵的阅读。“主题阅读”就像一缕温暖的春风吹到了我们的校园,我相信,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在领导的支持下,在我们老师共同努力下,主题阅读教学一定会在我们实验小学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银素芳

 

    与主题阅读结识时日不短,但是真正走进它,却是在今年秋学段带一年级开始。回头遥望走过的路程,从开始的迷茫不知所措,到慢慢地走进,到最后的渐入佳境,自己一路摸索,一路前行,虽然磕磕绊绊,但是充满挑战与期待。
    还记得刚刚拿到教材时的欣喜——终于有一套能领着孩子们走进阅读的书籍了!兴奋之余,却多了几许忧虑,面对着刚刚入学,一切都不懂规矩,参差不齐的孩子们,我的教学工作到底该怎样实施呢?什么“整体识字”课型,什么“以文带文”课型,那都成为天方夜谭。我茫然,我彷徨,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盯着手中《新主题阅读》和《成语识字》,翻看着这崭新的课本,我终于想明白了,既然不知上课如何处理,我可以先带着孩子们去读,反复地去读。让他们在不断的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爱上我们的语文。于是,每天的清晨,我开始了我的晨读之旅。一开始,孩子们识字不多,但是,大部分同学有拼音基础,于是,我就让孩子们借着拼音,慢慢去读。为了让孩子规范朗读,我充分发挥教材优势,通过扫二维码,带着孩子们先听后读,诵读与识字两条腿走路,很快,孩子们的诵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随着拼音教学的不断深入,我开始尝试拼音教学中的整体识字。识字当然离不了读文,于是与之配套的儿歌自然进入课堂。虽然儿歌走进了课堂,但是,多半的时候,我的教学依然以音节带生字为主,儿歌中的字与一主课文中的识字,还是不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还是两条腿走路。不管怎样,我的实验之路开始了。
  不知不觉,拼音教学结束了。单元导读课走进了我的教学。由于对单元导读课认识的不足,我并没有充分地去备课,上课也只是利用晚自习时间走马观花地带着孩子们诵读单元导语,去了解课文内容。但是,就是在这匆匆中,我感受到单元导读的重要,真正明白了它的意义所在。以后的日子里,每一单元的导读课都成了我的第一要事,领着孩子们,我们一起完成单元导读的思维导图,通过画思维导图,孩子不仅明白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明确了下一步的学习目标,还从中明白了学习本单元的方法,更激起了孩子的阅读欲望,开启了新单元的学习之旅。到最后一个单元,我的单元导读课以逐步成型,而且,慢慢的,我讲三分钟定时记忆的内容定为《成语识字》中的成语,既巩固了识字,又训练了孩子们的注意了,让他们养成了专注的习惯。我感觉这是我这一学期,最大的收获。
  紧随单元导读课型其后的是以文带文与整体识字课型。一个学期下来,我觉得以文带文课型与整体识字课型,对于低年级来说,应该是有机结合,不能分割的,因为《新主题阅读》中毕竟全部是儿歌,而主体课文则不然,到最后全部是成段的文章,他们的学法本来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唯一相同的就是,通过大量的读来达到识字的目的,因此,后面的整体识字课,我往往与以文带文结合在一起进行。
   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是我却是虽累却快乐着。但是,也有让我郁闷到无法自拔的经历。
  在讲《小雨点》这篇课文时,由于课文偏长,孩子们又是第一次接触这样长的课文,因此,这节课的带文识字几乎是流产了。可以说这是一节四不像的课。但是,我知道前进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只有经历了失败,并从失败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从而知难而进,这样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主题阅读,我已上路,路就在脚下。对未来,我充满信心。

                                             ——吴素平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实施个性化的阅读,必须建立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读书,读出自己的感想。而课堂教学,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阵地,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注重个性化阅读,才能促使学生张扬个性,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阅读。
   本学期,我们六年级组实践了主题阅读学习。对教材进行整合,采用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开展主题阅读学习活动。
    一、课文单元整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主题鲜明,每一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去写。针对此特点,对每单元进行主题学习。
  课前预习:精心设计学案,学生自己回家预习。课内探究:
  1、交流学案中学生不会的,不懂的内容。
  2、带领学生对一个单元的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和感悟体验。师生根据学案共同学习课文;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然后进行班级汇报,交流共享;老师针对学生疑惑之处再进行点拨指导,最后总结提升。必要时适当补充阅读材料里的相关内容。
   课后训练:
  1、适当布置巩固性作业,注重了小练笔和语文实践性作业。
  2、老师针对本单元基础知识进行单元反馈检测,帮助学生巩固好基本知识点;
  二、围绕每单元主题开展阅读。
  主题学习的书目(针对每个单元专门配置的主题阅读丛书)。
  主题阅读采用形式
  1、随堂用十分钟时间推荐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补充阅读。
  2、以小组为单位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交流,如演课本剧、朗读、交流摘抄的好词好句、补充交流读后感受、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讲实例或故事
  3、充分利用读书笔记交流。
  4、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主题剪报并张贴上墙,成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
  5、每周一节阅读课,阅读内容为主题阅读丛书,做好读书笔记。        

、主题阅读学习收获
  进行单元整合学习,既有大胆阔斧的取舍,又有精讲点拨,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主题阅读学习丛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培养了学生们喜爱阅读、善于交流、与大家共享的习惯。小组合作的效果非常好,能让没有生命的铅字活起来,不爱说话的学生也随之交流起来。拓展了阅读,由原来围着课本学课本到现在跟着课本走出去。
  四、存在的问题
  对于好学生来说,这样的形式比较受欢迎,同时对拓宽知识面也很有效。但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跟不上大队伍的步伐。为了让主题阅读学习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我们还将在今后的实践中摸索、发现、总结、反思。

                                                                    ——王  

 

    通过近一年的时间对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使我切身感受到了主题阅读是塑造心灵的阅读。它使我和我的学生受益匪浅,向我们描述展示了一个引领师生成长的语文教学最高境界。主题阅读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主题阅读中,倡导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一个主题,就是儿童的一个智慧世界。这给我带来是豁然开朗,是语文教学的曙光。我看见了孩子们正在课堂上极力地、有滋有味地吮吸着阅读的养分,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

教学中我认识到了以读代讲的重要性,并努力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实施。但在实践过程中,我将重点放在朗读技巧的指导上,如重音、停顿、节奏等,或是笼统地提出朗读的要求,如读得美一些读出作者的感情等。这样的指导,不能触及文本的深层,学生的朗读只能是飘浮在文字的表面,不能对课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也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从重点的词句入手,从学生的情感体验着眼,结合文本的内容和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和启发,体会语句暗的意思,学生的读才有根。

在实践中可尝试以下做法。让学生了解作者以及文本创作的相关背景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借助媒体手段和教师语言等创设情境甚至再现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让学生换位体验。在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加以点拨、指导,引领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法,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总之,主题阅读这条教学新路,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去探索、去开辟。

                                                                 ——马淑艳

 本学期,我参加了主题阅读实验下面我就我自己的感受,谈谈我的体会。

    1主题阅读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学生带着主题来阅读,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主题阅读的心基础是学生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广泛地去阅读。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的主题,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过阅读找到其中的快乐。 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这种文化底蕴,其妙处不仅仅在于多认字,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生的沉淀。这种尝试有时候是胆量的问题,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1、主题阅读有力地开发了教材,让学生有书可读,读得全面。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学生越来越不爱读文学作品。教育部门虽然已给中学生提供了许多“文学作品必读篇目”,但真正去读过的同学很少。读书已经不再成为需要,而那些必读篇目也成了学生心上的一笔笔债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成了当今中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主题阅读”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借助一本书了解一个主题的,借助一本书读很多篇书,借助一本书丰富阅读积累。

2、语文主题学习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并且让个人的兴趣完成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的蜕变,同时又充分利用学生相互间的影响、学习作用,通过交流,达到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体会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层面上,读可以促进写。主题阅题可以帮助解决学生写作素材的大问题,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语言文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地了解这一事物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心理、人类情感、生活情趣,为学生的笔记、缩写、改写和仿写提供丰富的题材,开拓思维空间,成为学生写作起步的根据地。

    以上是我的几点体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认真学习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创新地运用主题学习的方法,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体验紧密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我的感觉中,主题学习做到了透过一个个小小的主题,让学生看到的是具体生动的世界。

                                                                ——齐东艳

    新语文主题阅读,就是以教材主题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教学上是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把“一主二翼”三套教材中相关联三个单元组成一个“大单元”,用“单元主题”统帅整个教学流程,这样教师不仅着眼于教材,同时关注课程更应用于学生,“一主二翼”的单元主题教学流程是创新性和革命性的变革。

回顾往昔,课堂上忙碌的总是老师的身影,忙着提问,忙着讲解,忙着观察学生们有没有听讲,课堂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氛,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答案就是文本中的原句,可他们就是找不出来,让人既着急又懊恼,自从开展“新语文主题阅读(一主二翼)”教学模式后,这些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那熟悉的“迷茫”从他们的眼中消失了。

    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共要求识字400个,要求会写的有150个。体现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地多认识一些汉字,迅速扫除读写障碍,尽快进入阅读与写作。如今,“新语文主题阅读”正符合要求。“主题阅读”教学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教材不是课程的全部”,语文学习原来可以有如此广阔的空间和资源——“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何谓“大语文”?何谓“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它丰富而有生命力的内涵。    

    从开学之初到现在,我校成立新语文主题阅读课题组。主题阅读中主题和课文如同“藤和瓜”的关系,单元主题是藤,22篇课文是瓜,顺藤摸瓜,自然之道。我作为课题组的一名实验老师,尝试了主题阅读的教学模式,其中的酸甜苦辣不言而喻。

    主题阅读倡导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无痕迹教育,在教学中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培养孩子们自主阅读的能力。刚开始的教学中我有太多的困惑。比如一年级孩子的自觉性,理解能力似乎都不允许我放手让孩子们自主阅读,总觉得他们有太多困难。因此在最初的教学中,我本着半自主半讲授的模式。通过一个星期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的可塑性还是非常强的。不认识的字他们除了请教我之外还能主动去问认识的同学,优美的词句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慢慢把它们圈出来,读出它的美感。这些都让我欣喜不已。在后来的教学中,有的时候我干脆把整堂课都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找单元主题,自己去找寻合适的朗读情感,自己去找出文章中的疑惑和亮点。

(一)情感式诵读

一年级有很多学生不会读书,这个问题表现在阅读时拖腔。唱数而不是读书,句子读得不连贯,语调没有抑扬顿挫之感。通过观察发现,学生朗读不流畅原因一:识字量不够。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学生不理解文章感情,我想这和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有关。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大力气教孩子有感情读书。

比方说《乌鸦喝水》一课,我就先讲述一只乌鸦口渴了,找到一瓶水,可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办呢?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你们来想办法。于是我趁机让他们读书,要读出着急的心情。于是,我的阅读效果就达到了!对于怎样读出高兴的语气,在学生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进入角色,效果不错。阅读教学就是教孩子学会有感情读书,学生能够绘声绘色的读出课文,这也就达到教学要求了。

    (二)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一定要留下痕迹。虽然孩子们才一年级但是我要求他们凡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并为其加上拼音组一个词。凡是认为写得精彩处画上波浪线等等。养成做记号的习惯十分重要,它可以养成思考的习惯,可以培养学生抓要点的能力,什么叫“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即会抓要点,领悟精髓。我们应当培养学生这个本事。比方《小蜗牛》一课,小树四季的变化有哪些?学生分别将“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画上横线,发芽、长出碧绿碧绿的叶子、叶子变黄、叶子掉光了画上波浪线,这样读起来就一目了然。

    回首这几个月的教学工作,总是几多感慨。我个人希望,新语文主题阅读能不断完善和创新,使阅读的大旗更高举起,使主题阅读的大树更加枝繁叶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继续为学生搭建一个精神的舞台,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力争让他们养成读书就要“意文兼得”的好习惯。

                                      ——栗 

主题阅读教学小结

自从实施主题阅读学习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老师教得有动力,学生学得有活力。审视我们的学校走过将近半年的主题阅读之路,其间有成功的快乐,也有烦恼的困惑,首先老师们打破了以教师为圆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不再有老师大量的讲解与提问,而是由书声琅琅,朗朗书声构成了一曲曲天籁之音。

现就将我的一些收获总结如下:

1.主题单元教学必须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单元课文的相通点,找出学习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学案。在精读课文中教师引导学生摸索出学习方法,然后在略读课文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交流。

2.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在课堂上,学生对语言的学习、训练要扎实有效;采用合适的、不同形式的读,使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课中课后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

主题阅读教学孩子们诵读经典,理解经典,陶冶了高雅情趣,开阔了胸襟,在诵读熟背中增加了诗文诵读,激发了读书兴趣,提高了孩子们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1020日下午的《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的辩论会中,孩子们认真倾听,分析对方辩手的发言,利用自己的资料快速组织语言,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个个能言善辩,俨然是小小辩论家。
      1021日上午第四节课根据六单元《与诗同行》的学习,让孩子们自己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我听到了一首首语言诙谐,想象大胆,代表着孩子心声的诗,心中不觉一震: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的能力不可估量!
      或许,这就是语文的魅力,它在主题阅读教学的引领下,让孩子们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花!

3.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我的困惑:

时间紧张,学习任务处理的仓促。
     《只有一个地球》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参考教学用书有好多知识点需要新授,再看看《两导两练》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进行取舍呢?就这样教学进度,主题阅读学习任务都兼顾了,心里感觉轻飘飘的。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更加努力,认真做到语文教学体现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加强语言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及方法、策略,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  

                           新人·新景·新气象

 

      新语文主题阅读,就是以教材主题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教学上是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把一主二翼三套教材中相关联三个单元组成一个大单元,用单元主题统帅整个教学流程,这样教师不仅着眼于教材,同时关注课程更应用于学生,一主二翼的单元主题教学流程是创新性和革命性的变革。

      回顾往昔,课堂上忙碌的总是老师的身影,忙着提问,忙着讲解,忙着观察学生们有没有听讲,课堂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氛,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答案就是文本中的原句,可他们就是找不出来,让人既着急又懊恼,自从开展新语文主题阅读(一主二翼)教学模式后,这些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那熟悉的迷茫从他们的眼中消失了。批注式阅读方法,彻底改变了学生不用心读书的毛病,同时也让其尝到学习之中的乐趣。

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不光让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还让其学会学习,拿读书为例,那个拿着读本用歌唱式读法来朗读的他们已不复存在,现在的他们(大部分同学)已能根据要求对文本进行情感诵读,与书本中的主人公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交融,同喜同悲,这皆缘于主题式经典诵读的学习。在学习中学生明白了读美文一定要投入,真实丰沛的感情,在诵读中抛开功过得失,让自己真心地投入其间,感动自己,感动听众,简单来说,就是做到了语语悟其神

     学会学习,学习也就不再是负担,学生们在学习中目的也更明确了,自觉性也就更强了。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行,帮助了学生有计划的学生,生本小组的建立起到了督导个别学生,及合作探究的作用,二者结合,让班级学风来了一个大转弯,形成了新的学风班风,基本做到了自主、自觉、自律。

新人、新景、新气象的出现带给我喜忧参半之感,喜的是他们进步了,忧的是这一好景到底能持续多久。如果在阅读中一直让学生读写,背诵,而没有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那么学生就会进入一种厌烦的状态,所以接下来我准备组织几场展示会,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行为动机,在激发学生不断产生强烈的行为欲望的同时,建立他们的自我能效感。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说:人最大的恐怖不是没有自知之明,恐怖的是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为学生搭建一个精神的舞台,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力争让他们养成读书就要意文兼得的好习惯。

                                               ——班艳

    主题阅读伴随我们已经快一年了,从接触了主题阅读以来,闲暇时间就会品读《主题阅读三人行》,若时间充裕还会在网上查看有关主题阅读的教学视频……忙得不可开交。通读全书后,我感到这是一次全新语文大革命:传统教法一篇课文上三个课时,而单元主题阅读法,则以藤带瓜,整体施教,一节课上三篇课文,在阅读上翻了几翻。
       当我拿起《主题阅读三人行》这本书,心中顿时充满了对研究这个新课改的无比期待。书中我用心批注了这样一些深邃的语言——“一个人知道读书的好处是不难的,可是要知道应该读什么书,最需要读什么书,是比较难的。旧书苍苍,新书茫茫,不要说儿童,就是我们成年人,也不知道怎样为自己选择书籍。书要早读。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存在最大问题就是用很多时间去讲解、去做题、去训练,而没有让儿童在小的时候多读些书,多积累些精神财富。儿童越小的时候读的书,对儿童生命成长的影响就越大。因为小时候读的书,书的内容与内容蕴涵的情感就更容易融入儿童的生活。因此,阅读要有一定的规律,要有一条主线,作为教师,我时常观察儿童的眼睛,那些喜爱阅读的孩子,眼睛流露出的往往是睿智、聪颖、自信、成功、喜悦,缺少阅读或阅读偏食的孩子,会时常显露出无奈、悲观、叛逆、自卑和暴戾。
        “主题阅读教学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教材不是课程的全部,语文学习原来可以有如此广阔的空间和资源——“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何谓大语文?何谓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它丰富而有生命力的内涵。
        “主题阅读教学的理论思想,让《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多读书、读整本的书有了充分的落实,从而保障了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有效完成;正如刘宪华老师说的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生命的成长史我认为,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主题就是一面旗帜,主题就是儿童眼里的一个世界。有主题的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大不一样的的确,主题阅读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与六种基本课型在潜移默化中如春风化雨对学生进行着精神与思想的塑造,心灵与人格的涵养,这正是主题阅读能够成为 ”,有人说:批注式阅读是个养成习惯的问题,而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这句话如醍醐灌顶,让我有拨开云雾见天日之感,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李艳

一课一得,实现双赢

                          ——主题阅读实验阶段总结    杨彩霞

教了十几年语文,虽然历经几次课堂改革,但始终没有修成正果,一直在“教教材”的漩涡里打转转。庆幸今年学校为我们引进了“主题阅读教学实验’,使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的一个光明的前景。“一主两翼”教材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拓宽了师生的阅读视野;“大单元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回首半年多的实践,虽然步子迈得还不大,但前进的信念是越来越坚定

 在实验之初,我们手捧“大单元教学备课手册”如获至宝,按上面的方法实施了一个单元后,发现很多内容完成不了,看来,“拿来主义”不可行。在不知所措之时,拜读了刘宪华老师写的《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读者》一书,读毕恍然大悟,原来实验初级阶段不可能一步到位,应从“以文带文”课型入手,循序渐进。于是,在这个学期,我着力研究“以文带文”课型“以文带文”课型本着“一课一得”的目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确保学生达到新课标规定的阅读量。我想,如果真正实现了这个目标,语文教学将会发生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于是,在备课时,我先让自己成为一个“读者”,对每一篇文章反复吟咏,潜心揣摩,直至心领神会,豁然开朗。方能抛开教参,走入课堂,带领孩子们在“一主两翼”的天地里自由穿梭。尽管每节课都有遗憾,但从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读书声中,从他们满怀期待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希望,感到心中的目标越来越清晰,未来的方向越来越明朗。

 现在的实验可谓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在以后的道路中,我们将不断前行,摸索,把主题阅读实验扎扎实实地做下去,期待这次实验可以开花结果,实现双赢。

     我们学校实行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已近一年,审视我们的学校走过一年的主题阅读之路,其间有成功的快乐,也有困惑的烦恼,为使这种教学模式取得更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备课方式
    单元主题为主线,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为指导进行备每单元的课,同时,在每周二的下午,我们老师都进行集体教研备课,一起说说自己上课时的成功之处和困惑,以便大家吸取经验和共同解决问题。另外,还通过上公开课,进行共同备课。我们在进行公开课时,发现哪种课型上得不够理想,就作为我们集体研讨的对象。
    二、授课方法
    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把一主两翼三套教材中相关联三个单元组成一个大单元,用单元主题统帅整个教学流程,教师不仅着眼于课本,同时关注两翼教材。在教学两翼教材时,不能只流于形式,只让学生随便读读算了,课堂上,我抓住本节课要解决的某个知识点引导学生读。教一主教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自主学习两翼教材上的文章。同时,课堂上做到四导”“五还给
    四导体现在:
    (一)导趣。引发情感参与,学习一个单元要两周时间,学生在这段时间里要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良好状态。
    (二)导读。全面感知内容,将课文、资料袋、两翼教材、插图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对整组内容获得整体印象,形成单元主旋律。
    (三)导学。明确学习任务。每单元的单元导语中对本单元的教学在人文目标、学法目标、实践目标上均提出了要求,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
    (四)导行。课内延伸课外。在学习每单元时,还要引导、鼓励学生去主动搜集同主题的相关资料,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
    五还给
    1、将第一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2、将第一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3、将第一表达的时间还给学生。
    4、将第一感悟的过程还给学生。
    5、将课堂主阵地还给学生。
    三、取得成绩
    1、老师方面
    老师们打破了以教师为圆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不再是老师大量的讲解与提问;课堂上不再被一本教材,几页练习所占据,而是一个主题,多篇阅读筑成的一砖一瓦,为学生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2、学生方面
    学生学会了学习,他们的自觉性也更强了。让班级学风来了一个大转弯,形成了新的学风班风,基本做到了自主、自觉、自律。很多孩子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养成了查字典的好习惯,优美的词句能主动摘抄下来,语言表达能力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现在,学生的思维的确开阔了很多,好多学生回答问题都出乎老师的预料。写读书笔记也不再是简单的抄词、句了,而是好词、好句、好段,每个学生都能写一写读后的感受。由此可见,孩子的词汇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强了,是书读得多了,知识面广了。
    现在,最让我欣慰的是,学生已达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了。课堂上学生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少了,孩子们个个生龙活虎,个性张扬,创造出了一节节勃勃生机,充满灵性的语文课。
    四、存在的困惑
    1以文带文带不进去,课堂容量大,完不成任务。
    2、读写联动课不知怎样上效果更好,找不到突破口。
    3、超越不了传统的课堂模式。
    4、分享展示课收不回来,是不是方法不当。
    总之,主题式阅读,真正是塑造心灵的阅读。主题阅读就像一缕温暖的春风吹到了我们的校园,我相信,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在领导的支持下,在我们老师共同努力下,主题阅读教学一定会在我们这块沃土上健康成长的!

                                                                     ——  

    2015年的五月份我校26名实验老师在李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整整坐了四个小时的车前往河曲县的黄河路小学观看,听完那里老师讲完课以后给我的触动很深,是那些出色的学生精彩的表现,是他们平时刻骨读书得到的回报。在培训中,通过学习各位老师上传上来的教学资源,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以后如何进行扎实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现就将我的一些收获总结如下:

  1.主题单元教学必须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单元课文的相通点,找出学习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学案。在精读课文中教师引导学生摸索出学习方法,然后在略读课文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交流。

  2.主题阅读以读为主,从读中领悟文章中的精髓。从不同形式,不同声调,不同理解去领悟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如智静老师所说的一读解千愁

  3、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在课堂上,学生对语言的学习、训练要扎实有效;采用合适的、不同形式的读,使语文课堂书生琅琅;课中课后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

4、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尤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会写字,一说写字就愁,多读对他们有好处。有句古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通过朗读指导,。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课文当中,进入文章的意境,学习效果可见一斑。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总之,通过参加本次活动,我的收获颇多,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更加努力,认真做到语文教学体现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加强语言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及方法、策略,提高语文课堂的效。

                                           ——智彩霞

 

教以来,一直都从事语文教学,尽管苦了点,累了点,但一切都源于热爱。

      纵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中国文学史,更是一部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五千年古国盛衰兴亡的风云在其中舒卷;是中华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宝。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再到近现代的郭沫若,鲁迅,无一不闪烁着永恒的光芒......但是现实却令人心中倍感失落,静下心来,看看我们周围的这个社会:社会上普遍存在着浮躁、失信、浮华之象,道德观念淡薄,生活信念、人生理想缺失......

      在当前,文化的传承,高品质的阅读,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而这些又成了我们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英语学习的热潮一次高过一次地掀起的时代里,我的耳朵里听到了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抱怨,也听到了不少一线语文教师的无奈呻吟。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该如何生存发展,一时间令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人茫然无措。而就在此时,四季如春的深圳,这个同样也是一个孕育新事物、新思想的地方,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实验如一枝清新、淡雅的白玉兰,正在枝头悄然绽放,一时间,她芳香四溢,从北到南,在全国众多学校,众多地域,所有与她相遇的人都忍不住为之沉迷。

     记得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我照例拿着包准备走出校门回家,却遇上了静姐,一个对语文痴迷,沉醉于教学的人,就是那次,我第一次从她的口中得知一个叫做主题阅读的新语文教学实验,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日子,我有幸走近了主题阅读,欣赏了她的风采,也感受到了她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有机会开始慢慢地了解她,追随她,与她有了更亲密的接触......

     所谓主题阅读,就是以教材主题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整合在一起,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通过长期坚持这样的拓展阅读,真正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主题阅读中,倡导的是: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一个主题就是儿童的一个智慧世界!主题阅读,塑造心灵,竖立生命。

     同时主题阅读实验中构建了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一主即教材中的核心主题,两翼级围绕这一核心主题所扩充的、体现在另外两套读本中的同主题单元内容。这样一个主题统领三套教材的三个并列单元,形成了由22篇文章组成的一个同主题大单元,学生也就会在这一个主题的引领下,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由文本扩展为文化,这种阅读,对学生的意义不仅是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习惯的养成,更是一种文化的主体生成,一种人文素养的内化和提升。

     另外阅读教学以单元主题为核心来构思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流程,在相同的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是传统教学的五倍以上,教学中,老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在扩展教材,生成教材,对学生而言,不再是读教材,而是在感悟教材,对于师生共同体来说,则是在这种”--“生成”--“”--“感悟的过程中,实现语文素质的提高和文化涵养的深厚。教师不仅着眼于教材,同时关注课程,更用心于学生。

     再说主题阅读的课型,一共有七种,分别是单元导读课,整体识字课,以文带文课,读写联动课,自主阅读课,基础训练课和分享展示课。

     就来说说以文带文课吧,这是最常用,最有难度,最核心的课型。这种课的关键不单是将课外的一篇内容带到课上来,而是通过带文来习得方法,强调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前的传统课堂上,老师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句段,学生记笔记,完全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或是老师接二连三的问题抛出,学生一一回答,应接不暇,直到与老师预设的答案一致为止,老师的追问方才罢休,看似生成,实则是老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再走,看似关注学生,实质上学生还是被动的,没有个性化的思考。而事实表明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老师讲课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书读出来的。所以在以文带文的课堂上,让学生多读,老师少问,让学生多分享,多做阅读批注,老师在课堂上简简单单教,学生在课堂上简简单单学,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课堂上老师不再竭尽全力,声嘶力竭地讲,学生也有了时间,有了机会自己领悟课文的内涵,真正地从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坚持之下,在课堂上也有了妙语连珠,见解独到的时候。另外在课前诵读,速读速记环节中,学生的记忆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语言的积累也有了初步的成效。

     我所带的三年级是由低段向高段,也是由字词学习为主向段落以及文章整体学习的一个过渡的时期,所以对于主题阅读教学中的几种主要课型,如整体识字,以文带文,读写联动均在教学中有所应用。三年级识字量依然很多,加上课文的篇幅较一二年级也有增长,课堂的设计又必须考略到为阅读和写作的训练留出足够的时间,而生字学习的任务依然很重,整体识字课正好就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课堂上有了更有效的识字方法的习得运用,再有还可以把方法用于课外,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识字范围的拓展,以及识字量的增多,可谓一举两得。

      一个学期的努力没有白费,现在学生们记忆的速度有了提升,名言、诗句等语言的积累初见成效,学生的阅读也有了一定的深入,并能做一些简单的阅读批注,虽然这些只是抓住了主题阅读的一点皮毛,虽然教学中还有不少问题,但这一切依然令我无比欣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付出就总有回报,漫长的道路需要的是正是坚持。

      就这样,我一直努力学习着,尝试着,同时也享受着,快乐着......

      在我的学习中,主题阅读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将来我想她终会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在我的理解中刘宪华,于永正,陆恕,刘俊祥这几位主题阅读教学的核心专家,俨然就是新语文的代表,文化的代表。

      曾记得那次学校的现场会,我终于能够一睹刘俊祥老师的风采,言谈间无不透露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他的亲切温和,而又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的指导,让在场的每位老师点头称赞,顿时觉得离主题阅读更近了一步......

      还记得那次河曲之行,简直就是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一次盛会,课堂上老师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们精彩纷呈的展示:韵味十足的美读,妙语连珠、见解独到的表述,字字珠玑的课堂练笔展示,就如一场精彩的舞台演出,高潮一个接着一个,在座所有观课学习的老师,除了赞叹还是赞叹,同时不停地记着笔记 ,拍着照片,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只恨不得再多一只手,再多几只眼......

      那一次,似乎是作为语文老师十几年以来,头一回对语文课有种热血沸腾,意犹未尽的感觉。我想正是主题阅读教学让我们找到了语文的根,感受到了语文的灵魂......

      因为热爱,所以植根于语文教学这块热土,也因为热爱,所以坚守着主题阅读教学的这块净土,虽然这份坚守会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但我无怨无悔!

——高丽蓉

      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让我心怀喜悦,有倍感茫然。欣喜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可以从单一的课本,一个主题,引出多篇文章,透过对这些文章的朗读品悟,体会主题的深刻含义。茫然的是是否摒弃以往的教学方式,是否不用那么详尽的品析课文,理解课文。是否只通过读来代替讲呢。当然语文主题学习提倡质从量出,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就没有视野的拓展。主题阅读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学生带着主题来阅读,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主题阅读的基础是学生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广泛地去阅读。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的主题,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过阅读找到其中的快乐。这样才能使老师轻轻松松的教,使学生快快乐乐的学。

新主题阅读的课中,学生的预习大部分都在课外,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那么,我们的学生能做的到吗?有那么好的条件吗?会得到家长的支持吗?

我想,这些问题都是开展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的关键,希望在摸索中逐步找到答案。

    通过本学期的摸索尝试,我努力改进自己的阅读方法,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试着遵循以下环节:

    一、围绕主题、自主预习

预习内容:1.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2.结合预习提示读课文,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可在空白处简要写出自己的体会,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自己的疑问。

    课前准备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必备的一个环节,在准备的过程中,师生可以互相交流沟通。通过沟通,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趋向科学合理。学生通过课前准备,加深体验和感悟,为学习做好知识和情感的准备。同时,预习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老师和同学,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更明确,会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深刻,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

    二、合作交流,探究文本

    1.交流预习,提炼疑难问题。

   1)交流读文情况,主要是正音正读。(可指名读、接读、竞赛读等)

   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巡视。

通过巡视,参与学生讨论,了解学情,以学定教,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方案。

    2.带题自学,小组合作研读。

  1)首先引导学生带着前面提炼出的问题,直奔课文重点,研读课文。

  2)然后,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3)展开研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环节,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自学研讨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思考分析,边读边划边注。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自学研讨活动,并注意吸收反馈信息。

    这一小环节从表面上看往往是静的,看似一段空白,实则是充满了学生整个思维过程的一段宝贵时空。学生只有有了自读自悟后的独特感受,才能更好的参与合作小组的讨论,倾听和评价他人的发言,接纳别人的合理见解。

   ②小组交流,相互合作,丰富阅读认识,教师有针对性地参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研讨。

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按自己的选择,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在交流过程中,穿插落实训练点,如:"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等。教师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

    4.适度拓展,想像创新

这是深化阅读并引导运用创新的环节。可进行续编故事、仿写片段等活动。

    听是基础,说是能力,读是手段,写是关键。读写结合,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最有灵性的部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最具情韵的部分是不断品味中获得渐悟。这样的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切实可操作的探究方法和过程提示,让他们围绕自己的最深感受进行深入研读,使学生能够自由且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而后再展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师生在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日积月累,丰厚语文素养。                          

                                                 -----丰丽芳

    本学期,我主要实践了以文带文教学模式,对这一模式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有了深刻认识,以下是对这一模式学习的心得与总结。 

   首先,这一模式具有基本的理论根据,即《新课程标准》,符合课标总目标,其提倡的大阅读是实现课标对于阅读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的今天。语文教学不容置疑的应承担一定的任务,“读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更应该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发扬学生的个性,把素质教育的精髓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之中。以读代讲在语文课堂的实施,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它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的角色,不再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而是学生通过读来主动地参与课堂和接受知识,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   

    其次,这一模式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性,提出了系统的、明确的教学过程,阐述了以文带文课堂的流程,重点指导了带文的方式方法,所谓“以文带文”,就是在一堂课里,在同一主题的引领下,精读一篇文章外,还略读、浏览一篇、两篇甚至多篇文章的教学方法。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阅读量大,教学密度高,节奏快。效率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数倍。“以文带文”的教学方法和课型,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阅读广度和阅读深度的关系。这是理想状态,根据我班学生现状,对于阅读的推进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不能局限于同一主题,所以本模式提出可以是同一形式或者符合单元主题,或者同一作者的文章都可以用于带文环节,这大大的解决了阅读范围窄的问问题,而对于阅读量的要求也要灵活,不能一味要求多读,要精读,选读。主要策略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在教学实践中,还应根据教材的不同性质,学生的不同情况继续拓宽和丰富“以文带文”课型。 

当然课程的重点是要深入到读写结合的层次,语文的实践性也体现在大量阅读后的习作上,这一模式也将如何开展写作练习加入其中。阅读与写作本就如影随形,要让学生在多接触语文材料后,慢慢在阅读中学写,在写作是促进读书的兴趣,达到读写的有机结合。在打好阅读的基础后达到写作中的应用。 

   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下,逐步开展其他模式,争取做到,以读代讲,读写结合,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课堂真正提高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郭永丽

  

编辑:智静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定襄县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