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什么是校本研修?

什么是校本研修?

2014年12月15日 15:29:25 访问量:1641


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校本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意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改进是其主要特征,它既指要解决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指要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在学校中,意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由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意指从学校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种研究,所涉及的各门课程等,都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充分地被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

研修。《辞源》上说,研,学习、遵循;著作、撰写。修,磨、碾;研究、探讨。针对学校教育工作而言,是想通过学校管理者、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教师的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熟练应用已有的知识,服务于教育教学,又在教学和管理中提高自已,不断更新自已,逐渐构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校本研修是作为从校本培训演化而来的校本研修一词,在目前的教师继续教育语言体系中正在逐渐取代“校本培训”,成为以学校为基地开展教师专业化培训学习的一种趋势。与“校本培训”相比,“研修”是“研究”与“进修”两个词的合成词,表达了教师的研究和进修的意思。它的突出特点是转变了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的角色地位,强调中小学教师是活动的主题,是话语主体,改变“失语”状态。由“受训者”转变为“研修者”,由我讲你听、你记向对话、交流、碰撞和分享转变,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更多地来源于教师的自主需求,而并非学校强制性开展的一些培训活动,其过程充满教师的探究热情和生命活力,教师置身于“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的良好成长环境之中,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机会更多。研修同时还包含学校内同伴的互助、集体的智慧,以及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

那么,校本研修是不是一定就是在同一学校里呢?不一定,这太狭隘,应该是就学校而论,只要是学校里那怕是校际间交流研修也是为了学校也可理解为校本研修。

三、校本研修的概念辨析

(一)内涵与基本特征

三句话揭示“校本研修”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1、“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这是“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校本研修”目的:是以促进学校、教师的发展为目的,实实在在、一点点、一步步、看得见的发展。表现在“改进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

2、“基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这是“校本研修”的基本问题。“校本研修”问题:是学校、教师实际中发现、思考、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由专家批示的问题,甚至是看起来很小、别人以为很肤浅,但必须研究与解决的问题。表现在“学主体,学校研修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有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

3、“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这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对策。“校本研修”对策:“在学校(以在学校为主),由教师(以教师为主),有组织、有针对性“(包括学习、培训、进修)”与教育研究“(包括学科教研、教育科研)”统一的工作,从目的、内容、形式、活动到管理等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研与修”一体化,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以学校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师教育”。简单说“学校和教师的问题,主要由学校和教师通过‘研修’来解决”。

(二)三大要素

1、教师个人:自我反思(实践反思)

即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及结果的审视和分析过程。它是建立于教学经验基础上的,是校本研修活动的起点,是承担“校本研修的个人责任”的具体落实,教师只有在回顾基础上提出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2、教师小组:同伴互助(共同发展)

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它是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合作基础之上,力求通过合作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

3、教育专家:专业引领(专业提升)

校本研修的实质是理念和实践的结合,校本研修虽然基于学校,对学校问题进行研究,提升,需要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学术支持。

(三)关于校本研修与校本教研

前几年对校本教研谈得比较多,什么是校本教研呢?校本教研,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校本研修不仅仅包括了校本教研,还包括了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校本研修的外延比校本教研的外延更宽,包括得内容更丰富。

四、校本研修的实践模式

教师专业有其自然成长的规律,通过组织开展高质量的校本研修活动可加速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始终不渝地保持教学技能与教学知识的和谐发展,不断注意明确的知识(理论知识) 与缄默的知识(实践知识) 两者的互动与转化。为此,设计五种校本研修的实践模式:

(一)规划职业生涯,明确专业成长轨迹。在区域层面引领教师成长规划的意识;在学校层面实施教师发展规划;在教师自我层面设计具体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拟订具体规划书,设计行动方案。

(二)引领学习反思,走学者型成长之路。不断激活教师自主学习与主动反思的内在需求,促使他们积极去获取新的文化、教育教学前沿理念。

(三)构建学习共同体,发挥团队促进功能。以骨干教师研修班为载体,共同学习提高; 坚持以校为本,倡导团队学习; 借助网络,自发组织非正式学习共同体。

(四)基于小课题研究,提升个人的研究素养。课题的选题坚持来源于教师一线的教学实践,由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方向与内容。重视研究的“实用性”与“现实问题”真正解决的有效性,坚持以行动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逐步培养教师独立做课题的能力。

(五)构建和谐人际圈,发挥人际的影响功能。通过多种方式,为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了解,促进友谊搭建多元化平台,在区域范围内引领教师正确的人际关系与工作环境。

编辑:赵剑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定襄县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